三项专利技术驱动建筑行业变革,山东艺华半年创造经济效益超350万元
(文/陈华)近日,山东艺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发布《专利技术成果应用效益中期评估报告》,展示了知名建筑工程管理专家于柯授权的三项专利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成果。报告显示,这三项技术仅在六个月的应用期内就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提升,总计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350万元。
山东艺华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内知名的建筑装饰企业,成立于2003年,近年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据了解,该公司与于柯专家的合作,正是看中了其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视角。此次授权的三项专利技术包括“一种工程管理预警展示装置”“一种工程管理造价用信息处理装置”“一种智慧建筑管理平台”。
经过六个月在济南金融中心A座精装修项目、青岛滨海酒店改造项目、临沂文化艺术中心装饰工程及泰安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的深度应用,这三项技术展现了显著的价值创造能力。
“一种工程管理预警展示装置”为项目构建了可视化安全防线,通过现场LED大屏与指挥中心驾驶舱实时展示施工进度、设备状态、环境指标及安全隐患,使风险信息传递速度提升30%。在济南金融中心项目中,管理人员识别高风险作业违规的平均时间由25分钟缩短至17分钟,响应效率提升32%。该装置还对脚手架位移超限、材料堆载过载等隐患触发两级预警,使2025年上半年应用项目中的可记录安全事故总数同比下降22%,高处坠落风险事件减少35%,安全成本年节约达120万元。
“一种工程管理造价用信息处理装置”实现了动态成本精准管控,自动整合BIM量单、合同条款、进度款申报、材料市场价格等12类数据源。在青岛滨海酒店项目中,造价员基础数据处理时间减少25%,月度成本报表生成周期由5天压缩至2天。该装置建立的实时成本偏差分析模型,对材料涨价和设计变更影响实现动态监控,使成本超支预警平均提前10天。在泰安项目中,通过预警调整采购策略,节省钢材成本26万元。2025年上半年,应用项目综合节约率达6.7%,年化直接经济效益超100万元。
“一种智慧建筑管理平台”成功打造了“项目智慧大脑”,集成预警装置、造价系统、BIM 5D、劳务实名制、物料跟踪等9大模块,实现全局协同智能决策。在临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中,跨部门协作流程耗时下降32%,图纸变更传递错误率控制在0.05%以下。平台基于AI算法预测劳动力与材料需求峰值,在泰安项目中精准调度施工人员,减少窝工损失23万元,混凝土等大宗材料周转率提升15%。通过生成KPI驾驶舱,管理层决策响应速度提升20%,同时沉淀了32项工艺工法数据包,用于投标方案优化,使公司2025年中标率提升5%,间接推动产值增长约130万元。
该公司负责人陈鹏表示:“于柯专家的三项专利技术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的转变。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们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值得推广,通过将前沿技术成果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此类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