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网 新闻 正文

一次评审,照见中国智造的未来

2023-05-26 09:08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990

责任编辑白桦武汉光谷软件园F1栋16层灯光彻夜未熄。2023佰思杰工业互联网创新峰会于前一日在此闭幕,而由评审委员会主席覃俊龙博士签字的最终评分表,已被业内视为继《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之后最具分量的行业注脚。

这场为期三天的峰会吸引了来自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军工央企等二十余家单位的最新成果同台竞技。评审维度仅设“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先进性、市场潜力、展示效果”五项,却在覃俊龙的主持下被赋予近乎苛刻的权重。对于每一份案例,评委组不仅要求现场复现关键算法,还必须在十分钟内给出可量化的产业验证路径。最终,智能制造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以92分位居榜首,其跨地域协同能力被覃俊龙评价为“足以重新定义离散制造的调度语言”。

评审的严苛带来了示范效应。某重型装备集团公开了五年降本两亿元的完整数据链,将设备停机损失、返工返修、物流冗余三项指标拆解为可复用的计算公式;一家初创企业则把晶圆缺陷预测颗粒度由批号精确到单片,直接触发在场三家晶圆厂的质量模型重写。所有原始记录、提问纪要及改进建议,在峰会结束后二十四小时内以CC协议面向行业共享,下载量迅速突破万次。

更为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标准层面。覃俊龙在总结报告中提出“工业元语言七条最小公约数”,主张以语义层统一设备、工艺、质量、物流四大域的数据字典。该倡议已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立项,并将在下半年启动跨行业验证。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非公开沟通中表示,若验证成功,这套由中国团队主导的最小语义集合有望纳入新一轮工业互联网国家标准体系。

峰会落幕后,佰思杰科技将评审数据封装为开源报告,并同步开放测试环境。湖南工程机械、苏州工业园区、西南某军工集团相继引入报告中的“跨地域协同”与“军工央企数智化转型”模块,形成可复制的实施模板。市场层面,峰会期间接触的资本方已围绕高分项目启动新一轮尽调,预计年内将诞生两到三家以评审指标为估值锚点的工业软件独角兽。

从一场评审到一套语义,再到一张即将铺开的标准网络,覃俊龙与评审委员会用三天时间完成了一次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预演。正如他在闭幕致辞中所言:“当算法真正听懂机床的语言,产业互联网才算走完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第一资讯网 Copyright©2015 diyizixun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