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网 新闻 正文

速马骁腾入列呼市环保“白名单”,绿色改装步入快车道

2020-09-01 09:0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335

记者:赵容阳光刚刚越过赛罕区的清晨天际,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网站首页的一则公告悄然刷新。公告显示,市生态环境局对19个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正式作出批复决定,其中备受关注的“新城区速马骁腾汽车维修中交上东国际店建设项目”赫然在列。这一信息的公开,意味着速马骁腾汽车服务品牌在完成店面改造升级之后,又一次通过政府层面的环境合规“大考”,正式进入了当地“绿色准入”行列。

对于一家深耕汽车后市场二十年的企业而言,环境评价的通过远不只是行政流程节点,它更像是对品牌可持续能力的一次集中验收。速马骁腾的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难掩欣喜地透露,此次中交上东国际店在环评阶段就对排放控制、噪音治理和危废管理进行了全面升级:喷涂和焊接区域安装了双层过滤与光氧催化一体机,车间地坪采用防渗防尘材料,危险废物则规划了封闭式暂存库,并同步接入市级危废追溯系统。正是这些看不见的细节,成为环评专家最终给出“可行”结论的重要支撑。

细读公告不难发现,速马骁腾是本次19个项目中唯一一家从事汽车改装与综合维修的民营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能在多以公用事业或大型制造业项目为主的名单中占据一席,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汽修、改装类项目的审慎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只要企业在污染防治和信息公开层面做到位,同样可以获得政策阳光照拂。这对区域内众多正在观望的中小汽服门店无疑释放出积极信号——绿色技术不仅是成本,更可能成为竞争壁垒。

与此同时,公告还提及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权利告知,明确公众对批复决定享有监督权。速马骁腾选择主动拥抱这一机制。据悉,企业计划在店内设立“环保观摩窗口”,展示废气净化设施与废水处理流程的实时数据,并开辟定期公众开放日,邀请周边居民、车主及环保志愿者走进车间,近距离了解改装业务与环境治理如何协同。这种把“后台”搬到“前台”的做法,在传统汽修行业尚属少见。

除了硬件升级,速马骁腾还将软件体系纳入绿色改造范畴。企业正在研发一套基于云端的材料追溯平台,对油漆、润滑油、清洁剂等化学品的采购、库存和使用量进行编码管理,确保从源头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隐性排放。未来,这套系统还将与呼市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控端口对接,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在环保数字化正成为新风口的当下,此举将为企业后续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赢得宝贵先机。

在呼和浩特汽车后市场面临迭代的当口,速马骁腾的绿色转身不仅是对自身品牌的一次再造,更折射出行业价值取向的微妙变化。过去,改装店总给人“油污、噪声、异味”三连印象,而如今,这家位于新城区的店面将通过全新形象告诉消费者:炫酷的动力升级与清洁的环境保护并非矛盾体,精益维修与资源循环完全可以在同一屋檐下握手。

业内观察者认为,环评批复落地后,速马骁腾的经营版图或迎来新的扩张期。企业内部已在研讨以中交上东国际店为模板,向包头、鄂尔多斯等周边城市复制绿色门店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一条以环保技术输出为核心的新业务线也在筹划之中,未来将面向小型汽修单体店提供废气治理与危废托管服务。可以预见,在“双碳”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传统汽服市场有望迎来规模化、品牌化的再分配,走在前列的速马骁腾无疑具备了更强的议价与外溢能力。

日暮时分,呼和浩特的初秋晚风带来阵阵清爽。中交上东国际二期的玻璃立面透出柔和灯光,技师们正在调试新装的环保设备,偶尔传来扭矩扳手清脆的“咔哒”声。更洁净的车间、更透明的流程和更严格的自律,正成为速马骁腾这家老牌企业新的“燃料”。而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它也正加速驶向下一座里程碑,肩负起引领区域汽服行业升级的使命。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第一资讯网 Copyright©2015 diyizixun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