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网 新闻 正文

对话管理未来:陈清锋荣膺2023年度先锋人物奖后的深度思考

2024-09-13 09:22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943

9月12日晚,在香港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的“2023年度环球创新与影响·企业管理领域先锋人物奖”颁奖典礼上,陈清锋站在聚光灯下,接过代表企业管理界至高荣誉之一的奖杯。掌声雷动之中,身着深灰西装、神情沉稳的他向台下致意,随后又很快恢复惯有的冷静与思辨气质。当晚典礼落幕后,我们在大会贵宾厅对这位企业管理变革的引领者进行了一场深度专访。

这不是陈清锋第一次因为企业管理方面的成就站上荣誉舞台。从创立深圳市豪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伊始,他便持续推动管理结构数字化与战略系统智能化,并在行业内形成了广泛影响力。而这次荣膺“先锋人物奖”,对他而言,则是一次责任的加深,而非个人荣耀的停驻。

“我更愿意把这看作一个提醒。”在采访开篇,他缓缓说道,“提醒我自己,身处企业管理一线的每一项决策、每一次架构调整,其实都在为行业试错,也在为后来者探路。”

image.png

不同于一些企业家习惯用宏大叙事来谈未来趋势,陈清锋更倾向于从一线操作、实际经验出发。他强调:“未来的企业管理,不再是简单的‘管’或‘理’,而是一个融合系统性洞察与技术结构能力的生态建构过程。”

这番话并非空洞的愿景。在他的领导下,豪恩科技早在数年前便启动了战略智能化系统的开发。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辅助模型,企业高层能够清晰掌握从战略目标设定到执行反馈的全过程动态。“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打通组织神经,”他比喻说,“让信息像血液一样流动,决策才不会成为静态命令,而是具备动态演化机制。”

当谈及此次获奖是否意味着其管理模式已被“封顶”认可时,他笑着摇头否认。“我从不觉得管理可以被封顶。技术会进化,人的行为模式也在变。今天适配的框架,可能三年后就成了沉重的包袱。”这句话听来严肃,却正是他持续推动企业自我更新机制的动因之一。

“管理未来,首先是打破惯性。”他进一步解释,“企业最大的敌人是路径依赖。创新管理的核心,就是发现那些‘我们一直以来这样做’背后的低效与盲点。”在采访过程中,他数次提及“认知重构”这个关键词。他认为,传统企业在面对数字技术浪潮时,往往只关注系统升级,而忽略了对管理者自身认知框架的刷新。“如果认知不变,就算你给他一整套AI决策系统,也只是把旧逻辑放进新瓶子。”

作为一位长期主导企业战略重构的管理者,他尤为强调“反馈机制”在企业中的作用。“未来企业管理的核心,不是控制,而是响应。要构建一种基于反馈的管理生态,哪怕是最底层的操作员,他的工作数据也能直接影响决策路径。”他说,正是这种“人人有回音”的设计逻辑,才真正体现了组织的活性。

我们还就当前许多企业管理层所面临的“人效困境”进行讨论。对此,陈清锋有着明确的判断:“企业不是榨取单位,不应该只追求‘人效比最大化’,而应追求‘能力释放最大化’。”他提出的“智能协同模型”已在其子公司试点运行,结果显示员工主观能动性明显提升,组织内部的横向协作效率也提高了34%。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身为高管,他仍频繁参与企业一线流程讨论。“如果一个管理者开始只看报告、不问流程,那就已经开始远离真相。”在交流中,他不断流露出对“细节掌握”的重视——每一位优秀的战略者,都必须是一位坚定的执行者。

采访尾声,当我们问到“未来企业管理的最大变量是什么”时,陈清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变量永远是人。技术会标准化、模型会通用,但人性、动机、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每家企业的路径都独一无二。”他语气中并没有传统企业家“定调未来”的自信,反而透出一种极为务实的谦逊。这份认知,恰恰是他被授予“先锋人物奖”的真正底色。(记者:顾行远)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第一资讯网 Copyright©2015 diyizixun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