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资讯网 新闻 正文

评审力量赋能期货创新——“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第十一期)结项评审会”释放行业变革信号

2017-02-24 08:5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252

责任编辑:林歆瑜北京·中国期货业协会总部大楼八层大会议室内,灯光映照着每一位与会者严谨而专注的面庞。2017年2月23日,一场深具行业标杆意义的活动在这里落地——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第十一期)公开招标课题结项评审会”圆满完成所有议程。此次会议不仅是对9个重大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检验,更是一场金融衍生品行业科技创新与理论探索的集中展示。值得一提的是,车延辙作为本次会议的特邀评审专家,以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与专业视角,为评审会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学术张力与技术深度。

会议当天,课题涵盖范围之广、主题之前沿令人瞩目,包括期货衍生品的智能风控、大数据建模、算法交易监管、保险+期货模式等热点方向。每一组参评单位需完成15分钟的成果陈述和30分钟的答辩环节,最终经由6位专家现场评分,根据得分决定经费发放比例。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课题质量标准,也强化了评审的透明度与责任感。

现场氛围既紧张又充满思想碰撞的火花。作为中金所技术公司创新实验室负责人,车延辙在多个环节的发问精准而深刻,尤其在算法交易和区块链课题的评审中表现尤为突出。在与某参评单位的答辩交流中,他针对其研究结论的数据支撑逻辑提出了质疑,并指出算法交易在不同市场频率结构下的影响不宜简单归纳。“研究要敢于提出假设,更要有精确数据的支撑,这样才能推动监管规则的精准化进程。”车延辙的评语被在场多位专家频频点头认可,也让该课题组成员深感收获。

他在评审鲁证信息课题《区块链技术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应用场景设计》时,不仅肯定了课题对区块链适用性的深度剖析,同时指出其在“信息可视边界界定”和“联盟链设立路径”上仍可优化——建议对数据可见范围设计进行功能分层,从而满足监管可视与市场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这种细致入微、又不失整体战略视角的评价,让会场讨论跃升到了“落地路径可行性”的层面 。

评审结束后的闭门讨论环节,同样不乏见解碰撞。车延辙就“风险管理公司服务小微企业模式创新”类课题指出:“我们应该跳出传统融资逻辑,更关注风险工具多元化运用的可行性,这关系到期货行业的服务外延边界。”他的观点获得包括大商所、宏源期货等专家在内的评审组成员的一致共鸣。

中期协研究部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此次第十一期课题的整体完成质量明显高于往年,其中金融科技与监管技术类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反映出行业研究者开始聚焦技术变革背景下的合规演进与系统构建。“像车延辙这样的专家,能够在技术细节、合规逻辑与业务场景三方面兼顾,为我们的评审质量起到了显著提升作用。”该负责人如是评价。

业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此次评审会所凝聚的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升级与产品服务创新形成持续推动力。尤其是在行业正面临算法交易治理、大数据合规、跨境业务风险控制等新议题冲击之时,本次会议的课题方向和成果应用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深度,也充满落地价值。

评审结束后,车延辙简要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从这些课题中我看到了行业的韧性与勇气,也更加坚定了推动期货市场智能化、合规化发展的信心。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更应为行业十年之后的场景架构进行预演与准备。”

一场评审会,看似只是研究成果的展示与评定,实则是中国期货衍生品行业集体智慧与治理体系建设的一次阶段性回响。而像车延辙这样既懂技术又熟悉制度生态的专家型评审,正是驱动行业迈向专业、智能、可持续未来的关键一环。

责任编辑:小志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第一资讯网 Copyright©2015 diyizixun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