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湾科技热处理技能大赛落幕,以赛促学激活行业创新动能
(记者:刘佳佳)由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 - 极光湾科技主办的 “热处理技能大赛” 于 2025 年 6 月 11 日 - 12 日在义乌基地圆满落幕。这场以 “提升一线技能、促进技术交流” 为核心的赛事,不仅集中展示了热处理行业的前沿实践成果,更通过 “以赛促学” 的模式,为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作为真空渗碳设备领域的重要活动,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的技术团队参与,参赛成果涵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等多个应用场景的热处理工艺创新。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 - 极光湾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大赛的初衷,是希望搭建一个兼具实践性与前瞻性的平台,让一线技术人员的经验智慧得以沉淀,同时推动行业向标准化、高效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在评审环节,受邀担任培训导师及评委的梁枫展现出深厚的行业积淀与专业洞察力。作为真空渗碳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他在点评中既聚焦工艺细节,又着眼行业趋势 —— 针对某参赛项目的 “汽车变速箱齿轮低压真空渗碳工艺”,他精准指出渗碳层深度波动的优化空间,并结合自身技术成果提出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算法模型预判参数偏差” 的解决方案;面对 “新能源电机轴碳氮共渗处理” 项目,他肯定了团队在能耗控制上的突破,同时建议结合数字化工具实现多批次生产的智能调度。“技术创新不应停留在实验室,而要扎根生产一线。” 梁枫在现场分享时强调,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评审视角,让参赛选手深受启发。
本次大赛的参赛成果集中体现了行业技术升级的三大方向:一是工艺精度的极致追求,如某团队的 “航空发动机叶片高温真空热处理” 项目,将叶片变形量控制在 0.03mm 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是绿色低碳的实践探索,多个项目通过优化炉温曲线与气体配比,实现单位产品能耗降低 12%-15%;三是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有团队尝试将工艺参数与智能分析系统对接,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 98.7%。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一线技术人员的创新潜力,更印证了热处理行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价值。
“梁枫评委的指导让我们茅塞顿开。” 一位参赛选手在赛后表示,“他不仅指出了工艺中的细节问题,更分享了如何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的思路,这对我们后续提升批量生产稳定性太重要了。” 这种 “点评 + 培训” 的模式,正是大赛的特色所在 —— 通过专家的深度参与,让赛事成为技术传承与创新的纽带。
从行业影响来看,本次大赛的价值远超赛事本身:一方面,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 - 极光湾科技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强化了真空渗碳设备领域的技术协同,其倡导的 “设备性能 + 工艺优化 + 人才培养” 三位一体发展理念,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以梁枫为代表的专家力量介入,推动了前沿技术与一线实践的融合,加速了行业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的转型。
随着赛事成果的逐步落地,预计将带动行业内企业的工艺开发周期缩短 20%,关键设备利用率提升 15%。正如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 - 极光湾科技在总结中所言:“技能大赛是起点而非终点,我们将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与行业同仁共同推动热处理领域的高质量发展。”